2016年底,全国至上而下为期一个月的环保大风暴刮起。国家和地方政府明确环境卫生是人民生存基本保障,不能因为过度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、破坏环境。经过一个月时间的严厉查处,据不完全统计,佛山制造企业被查封、勒令整改三千余家,行业涉及纺织、化工、陶瓷、五金、家具、铝型材等等。
佛山日报17日报道: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亲自调研佛山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。强调“环保工作要精准排查、精准治理;坚守红线,加大治理力度!”
环保既然关系民生,不会像一场风一样刮了就没了,会成为一种常态,增强企业以及全民环保意识。【网易网24日报道】佛山环保部门执法人员近日对佛山南海多个乡镇展开突击检查,让不少心存侥幸的企业被“突袭的回头看行动”抓了个正着,勒令整改再开业。此次行动,共出动相关人员六百多人,突袭检查企业近200家,勒令停产整改企业五十余家,直接关停9家,拟立案处罚46家,拟移送公安机关两家。此次突袭行动包含:服饰、印刷、化工、铝型材、喷涂、家具等行业。多数属于未批先建、未验先投的侥幸心态。
铝型材熔铸、挤压加工,喷涂都属于重度污染源,废气、废水如果不经过精度处理直接排放,将严重影响空气质量、饮水安全问题,直接影响着人们健康。
那么,政府查环保和铝门窗涨价有什么关系呢?这是一个商业生态循环原理。
铝门窗由玻璃、铝型材、五金配件、塑胶制品组成,需要纸皮、胶纸包装,最后送达业主手里。
玻璃钢化、雕刻、镀膜、丝印等等工艺会不会排污?
铝型材熔铸、挤压,表面电镀、氧化、喷涂,会不会排污?
五金件熔铸、车铣、电镀会不会排污?
胶条成型、玻璃胶生产会不会排污?
造纸、印刷会不会排污?
答案是肯定的,而且污染之大,那么原先没有做排污处理的企业投资设备就是一笔不小的成本,要么停业,要么投资排污设备。一台小型的污水处理设备要五六万,一台中型设备十几万,一台大型设备三四十万。废气处理设备更是动则几十万上百万。而且投资设备并不是一劳永逸,需要维修、专人管理,甚至需要更换。
随之而来的是整个产业链物价上涨,人员成本上涨,原材料上涨、短途运输成本上涨,管理成本增加,门窗成品也会跟着水涨船高,企业要盈利要发展,要交房租场租,要交税,要发工资,要市场投入。